落霞读书

第三部 马里于斯 第一卷 从巴黎的原子研究巴黎 · 六

[法]雨果2019年03月12日Ctrl+D 收藏本站

关灯 直达底部

一点历史

本书故事发生的时期,几乎是现代了,不像今天这样,每个街口都有一个警察(这是善举,还不到讨论的时候);游荡的孩子充斥巴黎。统计表明,警察巡逻队在没有围墙的空地,在建造中的房子里和桥拱下,平均每年要收容无家可归的二百六十个孩子。他们的一个巢穴,至今还很有名,产生过“阿科尔桥的燕子”。这是最严重的社会灾难的征兆。人的一切罪恶是从孩子的流浪开始的。

不过,巴黎另当别论。尽管上文所述,在一定程度上,认为例外是对的。而在其他大城市里,一个流浪儿童是一个毁了的人,而几乎到处放任自流的孩子,可以说投身于和自暴自弃于不可避免的社会恶习中,这些恶习吞没了他们身上的正直和良心。需要强调的是,巴黎的流浪儿表面上不管多么粗野,多么学坏,内心却几乎原封不动。看来真是神奇,在历次人民革命显示的光明磊落中放射出光彩,巴黎空气就像海水中的盐,能产生某种拒腐蚀性。呼吸巴黎的空气,能保持心灵纯洁。

我们这样说,决不表明每当我们遇到这样一个孩子而不感到揪心;在他们周围,似乎飘荡着家庭四分五裂的断线。现代文明还很不完善,一些家庭家破人亡,不知道子女变成怎样,让亲骨肉流落在大街上。由此他们命途多舛。这类可悲的事有种说法,叫做“扔在巴黎的马路上”。

顺便说说,抛弃儿女在旧王朝并不禁止。下层地区有些吉卜赛人和波希米亚人的风习,适合上层和有权有势的人。仇视下层人民的孩子教育,是一种信条。何必“半受教育”呢?口号如此。然而,流浪儿童是无知识儿童的必然结果。

再说,王朝有时需要儿童,于是到街上去搜罗。

不必追溯得太远,在路易十四治下,国王有理由想建立一支舰队。想法是好的。但要看方法。帆船是风的玩偶,必要时还得牵引,如果没有桨或蒸气为动力,随意航行,那就用不着舰队;以往双桅战船之于海军,等于今日轮船的作用。因此,必须造双桅战船;但是双桅战船要靠桨手划船;所以必须用苦役犯。柯尔贝让各省总督和法院判决尽可能多的苦役犯。司法官员大献殷勤。一个人面对宗教仪式行列还戴着帽子,就是胡格诺教徒的态度;要把他送去划船。要是在街上遇到一个孩子,只要他是十五岁,没有住宿的地方,就要送他去划船。盛世要严治啊。

在路易十五治下,巴黎街头看不到孩子了;警察拉走他们,不知用什么神秘的方法。大家惊恐地窃窃私语,关于国王洗红水浴有骇人听闻的推测。巴尔比埃〔6〕如实地谈到这些事。有时,缺少孩子,军警就抓有父亲的孩子。悲痛欲绝的父亲冲向军警。这种情况下,法院加以干预,判处绞刑。判处谁?军警吗?不。是父亲。

〔6〕 巴尔比埃(1805—1882),法国讽刺诗人。他的《日记》(1847—1856)对此有所记载。

🍓 落 # 霞 # 读 # 书 #=- l u o x i a d u s h u . c o m -=

 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