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十二 · 告子下 · 三
公孙丑问曰:“高子曰(1):《小弁》(2),小人之诗也。”
孟子曰:“何以言之?”
曰:“怨。”
曰:“固哉,高叟之为诗也!有人于此,越人关弓而射之(3),则己谈笑而道之,无他,疏之也。其兄关弓而射之,则己垂涕泣而道之,无他,戚之也。《小弁》之怨,亲亲也。亲亲,仁也。固矣夫,高叟之为诗也!”
曰:“《凯风》何以不怨(4)?”
曰:“《凯风》,亲之过小者也;《小弁》,亲之过大者也。亲之过大而不怨,是愈疏也;亲之过小而怨,是不可矶也(5)。愈疏,不孝也;不可矶,亦不孝也。孔子曰:‘舜其至孝矣,五十而慕(6)。’”
【注释】
(1) 高子:人名,疑非孟子弟子高子。
(2) 《小弁(pán)》:《诗经·小雅》中的诗篇。旧说是讽刺周幽王的诗,或说是周宣王名臣尹吉甫之子因遭后母谗言而作。
(3) 关:通“弯”,拉满弓,开弓。
(4) 《凯风》:《诗经·邶风》中的诗篇。通篇是自责以安慰母亲的言词。
(5) 矶(jī):激怒,触犯。
(6) 慕:依恋。
【译文】
公孙丑问道:“高子说:《小弁》这首诗是小人写的。”
孟子说:“凭什么这么说呢?”
🍅 落*霞*读*书*=- l u o x i a d u s h u . c o m -=
公孙丑回答说:“因为诗里含有怨恨之意。”
孟子说:“高老先生讲诗实在是太机械了。假如说有这么个人,越国人开弓去射他,那么他会笑着讲述此事;没有别的原因,因为越国人和他关系很远。如果是他的哥哥开弓去射他,他会流着眼泪讲述此事;没有别的原因,因为哥哥是他的亲人。《小弁》的怨恨,正是出于对亲人的爱。热爱亲人是仁的体现。高老先生讲诗实在是太机械了!”
公孙丑说:“《凯风》这首诗为什么没有怨恨之意呢?”
孟子答道:“《凯风》这首诗,母亲的过错不大;《小弁》这首诗,父亲的过错很大。父母的过错很大,却不怨恨,这是越发疏远他们了。父母的过错不大,却去怨恨他们,是受不得刺激。越发疏远是不孝;受不得刺激,也是不孝。孔子说:‘舜大概是最孝顺的了,五十岁还依恋父母。’”